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3《冰心诗四首》第二课时导学案苏教版2.一读《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完成下列各题。(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惊羡()血雨()浸透()嫩绿()(2)填空:①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然而当初她的芽儿,,。②的芽儿,和青年说:“你自己!”的花儿,和青年说:“你自己!”的果儿,和青年说:“你自己!”3.二读《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完成下列各题。。(1)找出意象《成功的花》的意象是《嫩绿的芽儿》的意象是(2)提炼主题后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勉励青年们三、互动探究(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部分的知识。(二)学习《成功的花》。1.诵读,注意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读出感情。示例: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感慨的语气)2.品读。(1)“成功的花”的特点是什么?“成功的花”是怎么得来的?(2)“花”“芽”这两个意象分别指代什么?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三)学习《嫩绿的芽儿》。1.诵读。必须重读的三个词语是、、2.品读。(1)这首诗中用“嫩绿”“淡白”“深红”来分别描写“芽”“花”“果”的色彩,这样的色彩分别体现芽、花、果什么样的内在特征?(2)芽、花、果分别对青年人说的一句话各有什么含义?它们的话是如何切合各自身份的?(3)这三节文字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四)总结比较。前两首诗和后两首诗在主题表达和创作风格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五)再读延伸。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假如一个成功人士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B.然而/当初/她的芽儿C.浸透了/奋斗的泪泉D.洒遍了牺牲的/血雨2.《嫩绿的芽儿》一诗所选的三个意象之间有关系。通过、、三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诗的主题也在逐步升华。3.结合诗的意思,请从“工程、历史、艺术”三个词任选一个,填入下列括号内。现代诗人刘大白《旧梦之群》一诗中这样赞美人生,他说:少年是()的,一件一件地创作;壮年是()的,一座座地建筑;老年是()的,一叶一叶地翻阅……(二)课内阅读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诗中“”一词突出了花的成功,并将其与当初芽儿经历的奋斗与牺牲进行,有力地突出了诗的主题。2.如果把“惊羡”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3.“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句末的感叹号有什么作用?4.请写出与诗中画线的句子揭示的道理相同的名言、警句或俗语,至少写两条。五、拓展阅读(一)墙角的花(冰心)(二)言论的花儿(冰心)墙角的花言论的花儿你孤芳自赏时,开得愈大,天地便小了。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1.“墙角的花”比喻2.第一首诗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3.运用对比手法,补全下句。语言的巨人,4.第二首小诗揭示了怎样的哲理?(三)青年人(冰心)青年人,珍重地描写吧,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1.注音:着()笔2.诗中“描写”“着笔”两个词用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全诗内容,说说你对“珍重”一词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把人生比做可以描写的书页,你认为人生还可以比做什么?请写出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边句子中的加点字表示朗读时的重音,哪一个恰当?()A.请你着笔B.请你着笔C.请你着笔D.请你着笔6.这首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句末的感叹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课后作业1.导学案“拓展阅读”练习。2.朗诵并默写后两首诗。《冰心诗四首》第二课时参考答案二、预学导学三、课堂互动探究(二)2.(1)答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