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2)通过回顾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标志及其历史过程。(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同计划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从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指导作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激励人民为现代化建设努力拼搏。(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3)邓小平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显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形成的历史过程。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问题导入法、主题知识探究法【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特色”就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在这个过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工程师。【自主学习】: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问题:1:党的哪次代表大会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哪次大会上制定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问题2: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理解?(阅读第69页花框)问题3: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作出了怎样的战略部署?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问题4:阅读第69页-70页小字部分,谈谈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逐步完善和成熟的历史过程。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问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有何重大意义?(阅读第71面小字)问题3: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第71面小字)问题4:举例说明市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示:在商品流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拓宽融资渠道中的作用;在人才交流和劳务中的作用。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问题1:什么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什么?问题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指导地位的确立。理论形成的时间重要的会议或讲话内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1979.3理论会上的讲话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10月南方讲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问题3:中共十五大是何时召开的?主要内容是?意义?时间:主要内容:意义: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问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农业、工业、综合国力。具体:水利枢纽、钢铁、煤矿、铁路)问题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正确理论指导、经济政策、国内外环境、民众)五、合作探究、难点突破:1、想一想,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三大”召开,我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近40年,为什么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课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到底是什么样的?(从理论指导、基本路线、经济体制、战略部署这三个方面回答)【课堂小结】本课的主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课文重点阐述的是理论上的伟大贡献:社会主义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