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间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掌握初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的方法;4、能够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配制精确浓度的溶液具有重要意义;2、在知识融合运用中,体会到学习的艰辛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配制:稀释;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溶液的稀释;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教学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课前准备烧杯;试管;药匙;天平;量筒;玻棒;CuSO4;NaCl;板书设计: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设计意图情景引入思考:1、医用消毒酒精浓度为75%,浓度大些或小些行吗?为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设置情景,引起学生兴趣。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设计意图2、如何粗略判断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浓度大小?活动探究1:[实验9-5]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分别加入0.5g、1g、1.5g的硫酸铜晶体,充分振荡溶解后。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你判断溶液浓稀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实验,直观认识判断溶液浓稀的方法,初步认识等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溶质越多,浓度越大。通过表格的填写,复习溶液的组成。听讲对于有色溶液,可以粗略比较溶液浓度大小,但不能准确知道一定量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而对于无色溶液,用眼睛就无法去粗略比较浓度了。可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要准确知道某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介绍学习溶质质量分数的必要性。阅读、练习阅读P42讨论。完成实验9-5中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通过计算,初步学习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活动探究2:[实验9-6]利用天平、量筒等基本仪器配制同一溶质的两种不同浓度溶液。练习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提高仪器的使用技能。活动3:溶质质量分数的应用(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完成其中一题)阅读P43:1、阅读例题1,理解题目要求,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完成P45习题1。2、阅读例题2,完成练习:⑴完成P45习题2。⑵实验室要使用100ml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1.14g/cm3),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克?(23.3g)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3、练习:100g某硫酸溶液恰好与13g锌完全反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应用水平。同时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和设计意图应。请计算:⑴这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9.6%)⑵配制这种硫酸溶液50g,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克?水多少克?(10g;40g)体会到学习中知识融合的乐趣和时刻掌握好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活动探究4:[实验9-7]配制50g质量分数6%氯化钠溶液。注意:⑴溶质、溶剂量的计算;⑵操作的规范性;通过实验,加强溶液配制方法训练和实验基本操作。同时练习了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稀释的计算。小结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⒉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⒊溶液参加反应时,一般是溶质参加反应。引导学生回顾所学习主要知识和一些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