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教学目标:(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和土地改革的意义。(2)通过对新中国建立初期土地改革和以往的土地改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3)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教学难点:土地改革的意义教学方法:疑探展评用教学流程:教师导入:一疑请学生读学习目标、浏览教材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师生互相补充归纳整理形成本节课的自探提纲。1、土地改革的背景、原因、地区、起止时间。2、土地改革的内容、实施的情况、成果(结果)。3、土地改革的意义。二、探学生结合自探提纲,阅读教材,独立思考,解决自探提纲中的问题。如有疑问,留待下一环节小组内交流解决。此小组内合作交流自探中的疑问,并确定本组答案,为展示和评价做好准备。三、展展示要求:要书写规范、保证时间,提高效率。非展示同学要认真倾听、思考,做好评价补充的准备。四、评评价要求:评价时要面向全体,语言规范,声音洪亮,神态自然。指出优缺点。2、师生合探每个学生评价后,教师要对其评价进行点评,给出得分。在此若学生评价、补充不完整,教师要集中引导、点拨全班学生。3、质疑再探鼓励学生学生大胆提出未解决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再进行探究解决,对动脑思考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加分奖励。学生没有疑问时,教师可适当提出问题点拨学生。五、运用1、学生编题2、教师精选习题进行检测,采用师生合批方式完成。本课检测题如下:问题123展示1组2号2组2号3组2号展示方式口头口头口头评价2组1号3组1号3组1号评价方式口头口头口头(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题前的括号中)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A、1950年《中国土地法》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六、课堂小结由一名进行总结,内容为本节课重点知识(其他学生可适当补充),并评出三星一组(质疑之星、展示之星、评价之星和优秀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