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二)【内容标准】(1)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2)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左宗棠收复新疆中俄《伊犁条约》甲午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与邓世昌殉国北洋舰队覆灭中日《马关条约》;分析评价: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左宗棠。整理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评价和整理比较,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个大致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明了“落后就要思进”、“落后就要思变”。【教学要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难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来源:学科网ZXXK]【新课探究】二、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2、起止时间:1894年-----1895年3、战争爆发: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中日战争。4、黄海海战民族英雄邓世昌:率“致远”舰冲向敌舰“吉野”号,壮烈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赐给邓世昌的挽联李鸿章:避战自保。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6、《马关条约》[来源:学_科_网]时间:1895年签订者:李鸿章内容:(1)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款:赔偿兵费白银2亿两。(日本是向中国索赔最多的国家)(3)通商: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由沿海深入内地)(4)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列强经济扩张由商品倾销进入资本输出的新阶段,这是最有利于列强经济扩张,最能反映列强侵略要求的条款)7、三国干涉还辽德、法、俄迫日还辽。中国付赎钱3000万两白银。8、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具有群众意义的民族觉醒也由此开始,不久,中国便爆发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更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由商品倾销进入资本输出新阶段。9、探讨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政府腐败;避战自保政策……10、拓展: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诗中体现的事件:1895年《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2、198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割地求和是指《马关条约》割……,反映了清政府腐败无能。【总结巩固】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再次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投降的本质,也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殖民掠夺步步升级,中国的民族危机步步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来源:Z,xx,k.Com]【真题训练】[来源:学科网]一、选择题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C)A.左宝贵B.徐邦道C.邓世昌D.丁汝昌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D)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C)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C)A、《黄埔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B)A.开辟新的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