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课标内容: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历史事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等历史事件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红军建军和万里长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学习长征精神。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路线图。难点: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教法: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学法:参与讨论,主动发表意见,回归课本观点教学过程:导入:【课前欣赏】课前用投影仪播放电视剧《长征》片尾曲《十里送红军》,正式上课后,让学生说出片名及歌名,并问同学们两个问题:1、红军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这首歌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唱的?在这里为什么要送红军?从而导入新课。导学:【整体感知】一、南昌起义(板书)请同学们在阅读课文基础上自由选择问题进行回答:问题1、中共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决定发动南昌起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领导者是谁?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进入低潮。1927.8.1周恩来问题2、起义之后军队转战到哪里?(多媒体展示南昌起义形势图)为什么要南下广东?这次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①广东、江西湖南等地。②A、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B、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③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是反抗国民党叛变革命实施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人们军队的创建。因此,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节日。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板书)问题3、秋收起义是什么时候?领导者是谁?起义结果如何?1927.9.9毛泽东被迫转移到农村问题4、秋收起义领导者最后把军队带到了何处?他所建立的根据地名称是什么?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问题5、历史上所说的“朱毛会师”是怎么一回事?会师之后的队伍名称是什么?1928.4朱德陈毅的队伍与毛泽东的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红军长征个性备课个性备课问题6、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或: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主观原因: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客观原因:敌强我弱最根本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不得不退出革命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问题7、请设计红军长征路线图,并指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具体地点。参考第69页示意图甘肃会宁问题8、红军长征的胜利,对国民党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请你试着归纳“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说说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主要原因是以毛泽东为领导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是毛泽东战略、战术的胜利。3、采取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使红军顺利走过少数民族聚居区。4、红军将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难,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是红军长征胜利重要原因。5、蒋介石集团内部的矛盾,客观上为红军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6、人民群众的支持是红军长征渡过困难的不竭之源。合作探究:【探究学习】请同学们在阅读课文基础上自由选择问题进行回答:问题9、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根据国情,以退为进,走出一条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当时,①革命力量不够强大,武装、人数不足以正面抗敌;②农村国民党力量较弱,农民大多支持我党,群众基础好;③城市支持者不足,敌人势力较大,不能硬拼。问题10、你认为红军长征途中具转折意义的事件是什么?并说明一下理由。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拓展延伸:诗词朗诵与创作有感情朗读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涵,并说说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与长征精神相悖?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