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过程,认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用表格归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以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梳理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等史实,了解大会的主要内容和地位,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历史问题,在此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基本趋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感悟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追求强国富民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唤醒了长城内外,缕缕春晖暖透了大江两岸,几十年笼罩中华大地的阴霾被春风吹散。198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诞生了,欧风美雨徐徐而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导语深刻地叙述出了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优越性。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及表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图片展示:深圳莲花山顶邓小平塑像2.教师讲述:塑像的竖立,表达了对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的深切缅怀之情和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创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念。3.问题思考:读教材,分析讨论我们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就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提示(2):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示(3):中共十二大提出: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示(4):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示(5):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上,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4.请学生拟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表。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产生中共十二大1982年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中共十三大1987年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中共1992年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完善十四大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共十五大1997年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确立5.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目标导学二:中共十六大和中共十七大(一)中共十六大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共十六大召开的基本情况。提示:2002年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2.图片展示:中共十六大会场3.教师提问: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怎样的建设目标?提示: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4.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党章的变化。提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二)中共十七大1.图片展示:中共十七大会场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共十七大的基本情况。提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在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