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知识目标: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二、知识结构1、东欧的变革背景:苏联体制的消极后果、东欧各国的改革要求、苏共二十大的影响情况: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波兰——波兹兰事件和哥穆尔卡改革匈牙利——匈牙利事件和卡达尔改革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2、东欧剧变时间:80年代后期起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概况: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除罗马尼亚外都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变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3、原因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无独立自主权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经济困难引起政治危机执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推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三、教学过程:导入1.展示、比较《1985年东欧行政图》和现在《东欧行政图》。(为什么会发生变化?)2.二战后欧洲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出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结合地图明确东欧各国的地理概念。80年代末这些国家风云突变,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提出问题:东欧为何会发生剧变?)3.课本导言框《斯大林雕像被推翻》一、匈牙利的改革联系旧知: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明确东欧各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有重大关系,所以最初各国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显露,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并未得到提高,有的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甚至还有所下降,各国先后进行了改革。)线索梳理:匈牙利事件的大致经过。历史小沙龙:匈牙利改革的原因、措施、结果。(指出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都成效不大,教材一笔带过,教师亦不必补充。然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后“自由阅读卡”简单介绍“布拉格之春”,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最后指出,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反映出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二、东欧剧变历史追踪:东欧剧变的经过。(音像资料或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思考与讨论:东欧剧变的实质和原因?小组活动: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