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是新课标岳麓版8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19课的内容。我的说课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是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阐述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进程,是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期。本课着重叙述了全面战争爆发前后及战略反攻的基本史实,在本单元中划了重重一笔,并有利于后面内容的延续和深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及陈赓粟裕大军配合作战。(2)能力:分析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原因,毛泽东该不该去参加谈判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生结合地图讲述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经过,培养学生读图説史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为争取民主和平所做的努力,使学生感知和平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维护和平的自觉性和并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庆谈判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难点:重庆谈判的背景二、说学情:年龄特点:思维敏捷、积极性强、好奇心重,关心国内国际局势。具备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历史材料的能力和简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看待事物基本上能辨别是非,但不够全面;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三、说教法1、通过学案教学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析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参与教学,缓解课堂沉闷气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团结合作精神;3.归纳总结法(学生分析讨论之后,进行归纳总结,使课文脉络清晰,课堂知识得到延伸)四、说学法:新课程强调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上要因材施教是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我的学法指导如下:1.重点勾画法(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基础知识的记忆)2.自主学习法(使学生学会求知,主动探索,搭建知识结构。)3.合作探究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讨论探究,活跃学生思维,让他们在互补促进中共同进步。)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故事导入。讲述“鸿门宴”的故事,导入新课。“鸿门宴”楚汉之间一场勇气与智慧的交锋,在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国共两党的舞台上也演绎了一场现代鸿门宴设计意图:用寓意相同的历史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学习轻松进入状态。(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二)出示学习目标:通过提问学生阅读,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学习。(三)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学生根据学案中的自学指导自主学习学案中的内容。(8-10分钟)。为了使本课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学习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我将本课人民解放战争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准备阶段(重庆谈判)二、爆发(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三、防御阶段(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四、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互补与完善并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分析的能力。(四)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各小组相互交流、讨论之后各派代表展示自学成果。让他们不仅“心动”而且“行动”起来,以此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学生赛完之后,教师适时点拨,对学生做出适当鼓励,对知识查漏补缺,从而落实基础知识。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置了合作探究环节问题一:既然内战方针已定,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问题二: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应不应该去?并说说你的理由。问题三:重庆谈判有何意义?为什么说《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要再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教师的指导分析使学生认清复杂的时局,识破蒋介石的险恶用意,突破难点,从而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针对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