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起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务。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反映广大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三、教法学法【教法】(1)比较法。(通过和其他国家工业势力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2)探究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3)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等)(4)讲述法、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法】课前准备、史料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改革》,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出示幻灯片),土地改革的意义之一就是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新中国的经济底子太薄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出示幻灯片),那么这么大的差距如何才能赶上去呢?带着以上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2、合作探究新知1、我们经常在电视里或者下边听过五年计划这个词语,你知道现在我国处于第几个五年计划之中吗?第一个五年计划都有哪些内容?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第一个五年计划”请同学们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53---1957)(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取得了哪些成就?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其中答案,关于第三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看书归纳总结,教师启发学生,主要成就可以简单概括为“4厂1桥3条路”,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在图上找出这几项主要成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当时的有关图片。(4)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面对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有两种各自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呢?学生各抒己见,小组探究交流合作,概括一五计划的意义。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从此,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过渡;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召开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呢?正当一五计划轰轰烈烈的开展的时候,有一位“新闻直通车”栏目的记者,给我们发来了这样一条新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音频幻灯片),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视频幻灯片),同学们:请你继续记者没有说完的话,介绍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情况。给你们三分钟准备时间,之后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用这样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第一部宪法颁布的重要性。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讨论以下问题(幻灯演示)(1)回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下颁布的?(3)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教师提问每组代表回答前三个问题,然后教师点评总结,关于宪法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