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教学设计【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参考答案】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2.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自主学习】(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请同学们逐目阅读教材内容,分步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大决战,填下表: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开始时间1948、91948、111948年12月领导人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略作战地区东北以徐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华北战略战术关门打狗略先打两头,后取中间重要战事攻克锦州,封闭了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歼敌地点有碾庄、双堆集、陈官庄。1949年1月,傅作义率军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得到和平解放。辉煌战果解放东北全境。歼敌47万。解放军取得数量上的优势。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歼敌55万,为渡江战役奠定了基础。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人,基本解放华北全境。重大意义三大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2.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时间: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战线:解放军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结果意义: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提示:以下几个题目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或者老师提示着让学生讨论,学生能说几条算几条。不要直接给学生答案。1.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请参考下面几句话:在东北战场解放军兵力占优,是全国五大战场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狭小,补给困难,或战或守战略意图未定;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建立了广阔的根据地,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等等。2.为什么北平的解放能采取和平方式?请参考下面几句话:(1)中共中央出于新中国定都北平的想法,非常希望和平解放北平。(2)北平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相继在这里建都,留下了故宫、北海、天坛等珍贵文物古迹。北平还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一流的高等学府,汇集了一大批全国闻名的专家学者……(3)在和平解放北平的问题上,天津之战起了决定作用。天津之战是平津战役的最后一战,东北野战军只用了29小时就攻占了城防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致使北平无险可守,傅作义陷入困境。(4)为使文化古都完整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中共中央华北局指示北平地下党,要大胆利用各种关系,尤其是动员傅的亲信和亲属直接去做傅作义的工作。地下党将傅作义的长女地下党员傅冬菊调来北平做傅作义的工作,还约见了傅作义的老师和智囊刘厚同及傅作义的结拜兄弟、华北“剿总”副司令邓宝珊,请他们劝说傅作义走和平道路。(5)傅作义将军的深明大义是北平和平解放的重要条件之一。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那些?A.从国民党方面说: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动脑筋想一想②经济崩溃、物价暴涨。③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④贪官横行、统治腐败。⑤美援断绝、蒋桂分裂。B.从共产党方面说:①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②有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③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④组成了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归纳整理】(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本课讲述了哪些战役?这些战役有什么意义?三大战役加渡江战役。三大战役的意义见上面的表格。渡江战役意义:解放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10·山东聊城)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