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理念在思维交流铭记先辈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精神;在主题学习中深刻的认识历史,思考自己的责任,把历史与现实和未来仅仅的联系在一起。内容标准●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卢沟桥事变"前后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全面掌握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摒弃前嫌,再度携手,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收集、调查、整理抗战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资料,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其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特别是通过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学习,全面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野蛮。激发对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的仇恨,自觉树立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奋斗的责任感。认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团结御侮的民族精神。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在中共的积极倡导下,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妄图速战速决,但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而破产。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野蛮的侵略本性。1.学习重点●血染卢沟桥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的准备,为了摆脱国内政治经济危机和转嫁国内阶级矛盾,在把东北变成了它的殖民地、制造了“华北事变”以后,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在讲述这一重点时要强调“卢沟桥事变”的双重地位。特别强调在这场守土抗战中,中国军人——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在卢沟桥的浴血奋战,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华过程中大肆烧杀抢虏、无恶不作。南京大屠杀是日寇制造的无数屠杀惨案中的典型。教师通过展示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让学生阅读收集到的日本军人当时的日记,以此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在揭示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牢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2.学习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正确看待中日关系。联系现阶段日本教科书问题引发的思考,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抹杀侵略事实的行径,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联系当今世界各种地区冲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使学生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教学资源■师生课前查阅《卢沟桥事变风云篇》、《东史郎日记》等书籍,搜集七七事变及中国守军抗日的感人事迹、南京大屠杀等相关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课堂讲解的形式进行自我教育。在学习基本历史史实的同时培养能力,同时使自己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教育。■师生观看《世纪中国》、《八路军》等,精心选取准备与本课有关的音像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课堂学习。■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设计一、血染卢沟桥1、事变经过: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2、事件地位: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3、全民族抗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再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二、南京大屠杀1、铁证如山: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2、时空聚焦:“日本教科书问题”3、历史不容忘却: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南京大屠杀?不忘国耻,警钟长鸣。4、历史启迪: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教学过程●问题导课:东北三省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就把侵略的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