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南方地区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以歌曲《太湖美》配上乌镇和周庄的一组风景图片来导入新课。提问:1.太湖美,美在哪里?2.你所知道的描写太湖的歌曲、诗词还有哪些?新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精彩的导入会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的导入之所以这样,其目的有五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迫切的学习动机;二是引起学生注意,迅速集中思维;三是沟通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四是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五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渲染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在学生说出“美在水”时,就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节新课。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水乡孕育的城镇──水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提问:你了解了太湖的哪些情况?学生可能会从太湖的地理位置、气候、特产、地形等方面回答,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太湖风景图,边看图边指导学生阅读太湖知识卡(参考网站http://big5.huaxia.com/channel390.html),使学生了解太湖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它是第几大湖泊及它的位置、水文特点、周边的地形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回答、阅读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观察地图和风景图片过程中培养读图、用图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然后,教师由太湖引导过渡到太湖流域。让学生观察《太湖流域图》,教师提出如下的思考题。1.说说太湖流域的范围。2.你们认为太湖流域最大的特色是什么?3.各小组找一下太湖流域大约有多少条河流,多少个湖泊?4.这么多的河流中最著名的是哪一条河?为什么?你还知道关于这条河流的哪些情况?让学生通过阅读《太湖流域图》,明确太湖流域的范围,并自然会发现其主要特色是湖泊众多,河网密布。学生找到多少河流并不重要,但在找河流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太湖流域湖泊众多,河网稠密的特点,从而加深对江南水乡的印象。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多说一些,但不要讲得过多过深,这样可以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同时,满足能力较强学生的求知欲。总结:由于地势低平,河湖密布,所以灌溉便利,加上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和渔业的生产和发展,因此这里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过渡:既然太湖流域对农业有那么大的影响,那么对工商业呢?二、水乡孕育的城镇──水对工商业发展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太湖流域图》,提出下列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地图,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归纳分析能力,了解到该流域城镇分布的特点,感受到水乡城镇众多,从而领悟到水乡对城镇的孕育作用。讨论:你知道这些城镇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研读教材中的阅读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说明城镇的形成过程:农村百姓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货物的集散地──交易的频繁、交易人数的增多、商品的丰富──出现店铺、街道、简单的手工作坊──出现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为生的人──出现小城镇。三、水乡城镇的特色这里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教材中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畅谈水乡人民的生活特色(如建筑、交通、生活情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出示自己收集的一些关于周庄、乌镇等水乡的图片资料,也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和图片,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介绍。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资料的检索、归类、能力分析、综合等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学生在上台介绍的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勇气和信心也得到了展示。四、新型城镇的悄然兴起教师介绍今天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水乡城镇新面貌,并同时播放一些城市化后的水乡景观,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