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编写修订集体研讨时间月日使用修改时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学问题活动活动二次备课情境导入[展示]被空气中的O2氧化了的镁条和铝片,并把其与砂纸打磨后的镁条与铝片相比较。[问题]是谁给纯净的镁条和铝片穿上了“外衣”呢?教师展示并提出问题,引导和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播放“铝、铜、金与氧气的反应”的有关视频,组织学生竞答,看谁答得快、答得对,并及时进行评价。引入新课: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1.铝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化学式)自主学习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性能。2.由一种与一种反应,生成另一种与另一种反应的反应叫置换反应。3.⑴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金属活动性由强变弱⑵应用: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的金属能把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圈划,检查学生预习及自主完成同步学习学习情况探究与交流知识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问题1:观察桌面上的镁条、铝片、铁丝分别是什么颜色的?把这些金属分别在空气中加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动手做这个实验。问题2: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吗?有什么不同?问题3: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呢?“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什么?问题4:铝比铁更易与氧气或其它物质反应、而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却很少见到生锈现象,为什么?2.金属能与酸反应【活动与探究】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问题1:反应中有哪些现象?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问题2:反应剧烈程度如何?你得出的结论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与“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有关知识联系。思考、讨论、交流,书写化学方程式,归纳:1.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2.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即金属活动性不同。Mg>Al>Fe3.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教材P10【探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观察探究与交流是什么?3.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问题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问题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问题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问题3: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2:置换反应问题:分析“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和种数有什么特点?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有什么不同:知识点3: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问题2: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相互从其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问题3:金属与化合物反应置换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并描述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交流,书写反应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