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美国内战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等主要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以及由此而决定了南北战争的性质、结局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因果关系,一因多果关系的认识;通过南北战争中林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对战争双方力量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读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残暴野蛮的统治始终是要被推下历史的舞台的,民主、平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国家进步、社会发展而献身的人历史是不会忘记的。2学情分析初三大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态度、表达能力、组织协调方面有很强的可塑性,能从网络查找资料。通过学习,看电视、电影等,已对美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与本课的教学形成互动。3重点难点本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题,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先是战争的爆发,概括了南北战争的起因和战争初期北方处于劣势的情况;后以北方的胜利为线索,着重叙述了林肯政府的作用、战争的结局、战争的性质和作用。教学重点: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教学难点:南北战争的起因。在当年独立战争的时候,南方奴隶主与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一起携手反抗英国殖民压迫,取得了胜利,为美国走上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道路共同发挥了作用。可南北战争时,双方却变成了敌人,这是怎么回事?换句话说,只要弄清了南北战争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不但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结局、战争的作用,甚至连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战争以内战形式出现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讲授导入新课:教师介绍《哦!船长!我的船长!》,当航程接近终点的时候,船长无声的倒下,当举国欢庆的时候,船长停止了呼吸。这是一首关于美国总统的诗歌,诗歌背后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这位伟大的船长是谁呢?(林肯)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是什么呢?(美国南北战争)(师:出示课题)讲授新课:要寻求关于南北战争的记忆,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不屈的英雄------林肯,跟随林肯的足迹去探究。第一幕:家境西迁,南下谋生教师:展示地图,独立战争后,美国通过购买、吞并、抢夺等方式,由东向西领土不断扩张,几十年后就发展成了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伴随着领土的扩张,美国人也开始了向西移民的浪潮,历史上称为“西进运动”,林肯一家就是这一时期西迁的。课前关于林肯一生的活动同学们也做了搜集,学生展示:林肯出生在美国西部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母亲在他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上学时间总共加起来也不到一年,但是林肯勤奋好学,自学成才。1831年,22岁的林肯受雇经常运货到美国南部城市新奥尔良。教师:在这个南方城市他看到了特别多这样的广告(拍卖黑奴),南方的社会和他所生活的北方太不同了。同学们,结合图片说说南北方有什么不同呢?(出示图片)学生:①北方是大机器生产,南方是强迫奴隶无偿劳动;②南方发展的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③北方使用自由劳动力,可以得到工资,南方奴隶没有自由,一无所有。教师:同学们试想一下,林肯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同情奴隶、废除奴隶制)教师过渡: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林肯都做了怎样的努力呢?(学生展示林肯活动)学生: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了。1838年和1840年,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都落选了。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教师:林肯在实现抱负的过程中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