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xxx审核人:时间:2017年上学期课型年级七年级课时1科目语文课题20黔之驴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3、能正确分析虎和驴的形象重点难点1、积累词汇2、把握寓意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大家一定记得有这样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我想这首小诗为身在南国的人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雪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另一篇比较著名的文章《黔之驴》,看看作者又会给我们哪些惊喜和启示。自主预习单: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生自读课文,疏通字词3、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一、生展示,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生评价,师补充二、朗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多媒体范读课文,注意字词,节奏,轻重音2、学生朗读,师生共评3、小组对读,互相指正,并展示4、分组齐读,感知文意三、合作探究1、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把握重点文言词汇一词多义(1)以为且噬己也以为神(2)黔之驴计之曰(3)益习其声稍近益狎词类活用(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稍出近之(3)驴不胜怒,蹄之3、小组互助,思考: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并讨论。(1)虎开始为什么害怕驴?(2)虎后来为什么能吃掉驴?4、驴看似强大,实际本领也不过如此,这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形容?5、谈谈你对文中虎和驴的认识。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1、合作探究,说说你对文章寓意的理解。2、把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提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高拓学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1)蔽林间窥之()(2)蔽林间窥之()(3)远遁()(4)以为且噬己也()(5)觉无异能者()(6)蹄之()2、把下面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3、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跳踉大”从动作、吼声两方面来表现虎的勇猛凶狠。B.“终不敢搏”写出了老虎的谨慎。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的讽刺对象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教后评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