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②认识目标: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教学时间】(1学时)【教学手段】多媒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由一位同学介绍他了解的故宫,展示一些照片,由此激发学生对明清历史的兴趣。(二)自学1.自学内容1:理清本课知识体系。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历史创造性练习P69“课前思考”。2.自学内容2:皇权高度膨胀自学方法:阅读教材P99-101“皇权高度膨胀”一目内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明清为加强皇权,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丞相(宰相)制度是什么时间、谁设立的?又是什么时间、谁废除的?丞相的设与废都是为了一个什么共同的目的?3.自学内容3:意境悠远的宋词自学方法:认真阅读教材P87—88“意境悠远的宋词”一目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文化上有何表现?(2)明清的思想文化专制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三)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完成创造性练习P69—72(四)反思小结【加速一】看材料回答问题(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什么时期形成?唐朝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2)科举制度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什么作用?(3)顾炎武的话说明明朝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4)明朝八股取士与秦朝焚书坑儒,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5)明清时期造成思想界“万马齐喑”的原因是什么?(6)说说唐太宗和顾炎武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笼络)矣。“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明·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