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认识到自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段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通过对条约内容的分析领会帝国主义国家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讨论过程中,能主动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出自己的解释、判断和概括,从而学会探究式的学习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体会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看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及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增强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感受屈辱的历史。难点:分析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辅助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自主探究地学习。四、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播放音乐《万里长城永不倒》并出示课题)师: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之后,它们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控制和奴役世界绝大部分的土地和人口,真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多方互动学习新课](课件展示:乾隆皇帝与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内心独白)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需几艘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师:根据画面内容,当时中国能摆脱这场厄运吗?生:(猜测)由于中国闭关自守,没有认清当时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因此难逃厄运。师:(肯定学生的大胆猜测)我们也不能责怪当时的大清皇帝没有忧患意识,因为他看到了当时与国外包括最强大的国家——英国经济贸易的报表。(课件展示:中英经贸报表与白银流入中国的变化表)生:观看(对乾隆的观点有一定的认同感,不是无中生有的空想)师:在中英经贸关系中,英国处于长期入超,而中国长期出超的地位。为了转化这种关系,实现英国统治者及商人的利益,英国人开始向中国大规模输入一种特殊的商品。生:鸦片。(课件展示:鸦片图片及说明)1600万两/年18世纪80年代300万两/年18世纪60年代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变化表10,442,000千克19世纪初181,600千克18世纪20年代英国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变化生:观看图片及文字说明(课件展示:“炮子谣”及林则徐对鸦片的描述)师: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鸦片对个人、国家会带来哪些危害?生:畅所欲言①不利于自身的身体健康,家庭的幸福;②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败坏社会风气;③影响国民素质,削弱国防,造成国库空虚,白银外流等。师:正因为英国对华的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所以全国上下要求政府禁烟。(课件展示:插播《林则徐与虎门禁烟》影片剪辑)生:观看影片剪辑(通过史料来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师:虎门硝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狠狠打击了英国殖民者的嚣张气焰及经济侵略。但英国殖民者不但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反而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课件展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生:(思考并回答)用武力来维护其肮脏的鸦片贸易,进一步对中国的殖民掠夺。师:鸦片战争历经两年多,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