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百合花课题16.百合花主备人2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学习目标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3、咀嚼本小说清新俊逸的语言。4、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学习重点1、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2、细节描写中使用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学习难点1、层层深入地展开了对英雄人物小通讯员的刻划。2、培养学生速读小说,概述小说的能力。新课导引(投影:白色百合花的图片)百合花,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物美和人性美。作者简介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当代著名女作家。1925年9月生于上海。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她的许多作品如《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都受到过茅盾、冰心、魏金枝、侯金镜等老一辈作家的好评,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法、俄、英、越等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她的主要作品集有:《百合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静静的产院》(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高高的白杨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等。知识超市一九四六年的中秋。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①开篇交代总攻有什么作用?)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品味】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秋”交代了季节,为后文设伏。“抓”“最后”这几个词语,写出团长给“我”分派工作时为难的心理。“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小说着重刻画的人物之一——小通讯员出场。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我背上背包,跟通讯员走了。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品味】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此处景物描写出现在残酷的战斗之前,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表现了“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一开始他就把我撂下几丈远。我的脚烂了,路又滑,怎么努力也赶不上他。我想喊他等等我,却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不叫他,我又真怕一个人摸不到那个包扎所。我开始对这个通讯员生起气来。嗳!说也怪,他背后好像长了眼睛似的,倒自动在路边站下,但脸还是朝着前面,没看我一眼。等我紧走慢赶地快要走近他时,他又噔噔地自个儿向前走了,一下又把我甩下几丈远。我实在没力气赶了,索性一个人在后面慢慢晃。不过,这一次还好,他没把我撂得太远,但也不让我走近,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品味】通讯员和“我”保持距离,表明他是一个羞涩、腼腆的小伙子。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品味】这一段人物描写突出表现了通讯员憨厚朴实的性格特点,同时用枪管上点缀的树枝来表现他对生活蓬勃的朝气。没有赶上他,双脚已胀痛得像火烧似的。我向他提出休息一会后,自己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