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的变迁课题课型新授第2课时备课补充材料教学目标:1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2.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3.通过学习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难点: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教学过程:导课:(实用、新颖、简洁)印度洋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震中央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到的强度为6.8级,中国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这是自1964年3月27日阿拉斯加地震以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强度第四的地震。有数十万人在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死亡,一些地区的海啸高达十多米。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讲授:一、出示教学目标或问题(自助20分钟左右)1、板块运动2、运用板块运动的知识解决火山和地震的问题。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海陆变迁大陆漂移板块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1、六大板块名称:2、六大板块的特色3、板块运动的内容4、两大火山地震带5、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1)张裂运动(2)碰撞挤压运动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作业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2、红海有什么发展趋势?3、地中海在发生怎样的变化?4、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是怎样形成的?板书设计:板块的运动一、六大板块二、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三、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形成现象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