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课华南虎学习目标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3、培养追求自由的精神,鄙弃庸俗,保持高尚独立人格。学习重点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学习难点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教材助读(一)作者链接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和作家,曾用笔名谷风。山西省定襄县人,蒙古族。1923年10月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农民家庭。19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写诗,近20年来同时写散文。曾任《新文学史料》主编、《中国》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二)背景链接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从1969年末到1974年12月他在湖北咸宁干校一直从事最繁重的劳役,在连队里充当“头号劳力”,经常在泥泞的七上八下的山间小路上弓着腰拉七八百斤重的板车,浑身的骨头严重劳损,受到严重的折磨。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诗人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四只破碎的虎爪愤怒绝望地把水泥墙壁刨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血迹,那不驯的气魄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预习自测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栅栏()斑斓()呵斥()抽搐()趾爪()铰掉()沟壑()不羁()2.解释下面词语。斑斓:恍惚:石破天惊:劝诱:抽搐:沟壑:不羁: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文中的华南虎处境如何?2.“我”看到的这只在笼中的华南虎是个什么形象?1.诗中的华南虎具有怎样的个性?请你从诗歌中找到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2.观众在老虎面前和诗人眼中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5.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旨。质疑探究1.“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1.面对这只华南虎,诗人的心情怎么样?诗人为什么会感到“羞愧”?4、文章结尾的段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手法探究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请你说说诗中所出现的意象的象征意义。1.华南虎及铁笼、铁栅栏、铁笼、灰灰的水泥墙壁,有何象征意义?2.诗中的“观众”和“我”各代表哪一类人?当堂检测请你收集写虎的成语以及歇后语。课后反思28、华南虎预习自测1、zhàbānlánchìchùzhǐjiǎohèjī2、解释下面词语。斑斓:灿烂多彩。恍惚: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石破天惊:形容声音大得惊人。劝诱:劝说诱导。抽搐:肌肉不自觉地收缩的症状。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沟壑:山沟,坑。不羁:不受限制、拘束。学始于疑1、华南虎处境:被囚禁于人类的牢笼之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2、斑斓的面孔、火焰似的眼睛、又长又粗的尾巴、健壮的腿、破碎的滴血的趾爪。3、高傲不羁、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向往自由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威武不屈、勇于抗争4、是一群“胆怯而绝望”“可怜而可笑”的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无耻,反而用“砸”“呵斥”“劝诱”的方式来对待高贵的华南虎;他们卑微,即使面对华南虎威严的背影也会感到“胆怯”;他们无聊,竟会因为从生活中找不到“谈资”和“好戏”而“绝望”;他们自以为是,蔑视老虎向往的“苍苍莽莽的山林”,他们不但对自己囚牢一样的生活境况不自知,而且还想用同样的牢笼囚住一切生灵。5、本诗通过塑造一个有着不屈的生命、执着的灵魂的华南虎形象。表现了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质疑探究1、“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的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觉“屈辱”;深层的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觉“屈辱”。2、“我”感到“羞愧”是因为“我”也作为庸俗大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