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探索课题:近代化探索主备人课型复习课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时间分管领导课时1课时第11周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1.洋务运动的概况。2.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3.中国同盟会建立及其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意义4.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及意义。5.对洋务运动的评价。6.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8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重点:1.洋务运动的概况。2.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3.中国同盟会建立及其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意义4.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及意义。难点: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一、自主温故师点拨提示重点、难点,督促学生自主温习课本。二、合作温故(师发放试卷).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4.了解湖北钢铁业的历史,主要查阅的企业资料是生参照探究、课本自主复习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生快速完成选择题(1-14)()A.开平煤矿B.湖北官办织布局C.汉阳铁厂D.江南制造总局5.“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是指()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6.下列对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D.创办了强学会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7、直接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定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C.德国“强租”胶州湾D.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8、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创办《中外纪闻》C.颁布《定国是诏》D.创办了强学会9、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0.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建立了中华民国D.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11.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留存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可以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原因是()A.武昌起义的胜利B.华民国的建立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的颁布1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④孙中山──辛亥革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①公车上书②组织保国会③创办《万国公报》④组织强学会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①②④③三、知新探索材料分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22.阅读下列材料: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