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3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3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3
十四.《小说家谈小说》学习目标1.把握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认识其艺术特点。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学习重点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学习难点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曾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1920年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参与中共筹建。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对我国新文化运动产生深远影响。,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国后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茹志鹃,曾用笔名阿如.初旭。祖籍浙江杭州,当代著名女作家。1925年9月生于上海。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1960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理事。1977年当选上海七届人民代表。现为《上海文学》编委。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字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颤()动②点缀()③忸怩()()④踌躇()()⑤执拗()⑥bào()歉⑦宽shù()⑧尴尬)()⑨安xiáng()【自主学习主动探究】2.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小说的主题是什么?3.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分别是什么性格?“我”的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4.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节描写?()A.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下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B.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C.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的,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D.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5.《百合花》中,新媳妇给刚刚牺牲的通讯员缝补肩上的破洞,呼应了前文找针找线要为通讯员缝补衣服破洞的情节。请结合两处细节,分析课文细节描写中这样呼应的作用。【合作探究交流展示】6.《百合花》中,前后两次对百合花作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茅盾先生评论《百合花》的文章中,第一节提到“长长的行列”,指的是:8.茅盾先生认为《百合花》用什么样的风格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深刻主题?而反映这一深刻庄严主题,在当时最常见的笔调是什么?【拓展延伸】9.小说评论有何特点?参考答案明确情节: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中的“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明确主题: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明确:线索人物4、B5、前一处要缝补衣服破洞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新媳妇对羞怯的通讯员衣服被撕破的关心何照顾,后一处新媳妇在明知通讯员已经牺牲的情况下仍然要帮他缝补衣服,这是新媳妇对通讯员挚爱深情的体现,是纯朴情感的自然流露。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展示了人物思想情感的逐渐变化和内心的波澜,突出了小通讯员的感人形象。6、对百合花的描写前后呼应,而且在结尾揭示了百合花的象征意义,即百合花象征纯洁、情感。课文这样处理,使作品的主题有了形象化的表达,形象生动又意蕴深刻,点题明旨。7、略。8、清新、俊逸;反映解放军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小说家谈小说》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