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目的要求】1、通过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3.初步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重、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初步运用【教学方法】分析推理,巩固开拓【授课时间】【教学过程】提出问题:1、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2、请同学用化学符号表示“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一化学变化。归纳小结: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反馈练习:有一则邮寄广告:水可以变成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回答略)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6页相关内容,了解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讲述:结合课件讲述,要表示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文字表达式不便于书写,而且能表达的内容也很少,而国际上通用的是用化学语言来表示化学反应。阅读指导: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6页第3到5段的内容,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表示意义等。提出问题,组织讨论:1.“=”和“+”号表示什么?2.为何要注明反应条件?3.如何读化学方程式?归纳小结: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结合碳与氧气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从宏观与微观角度,从质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的有关的信息。注意引导学生从质和量的方面归纳小结化学程式的表示意义。并明确指出用符号表示不仅直观、具体,还更能体现物质变化时的微观联系,更能准确地反映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课堂反馈:结合课本第96-97讨论1、2,并联系课本相关内容,分析这两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提供了哪些重要的信息?(学生回答,略)课堂小结:学生归纳,教师补充,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课后作业:1、“法轮功”邪教组织头目李洪志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变化,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处。2、将4.6g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问: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4.6g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3、在A+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_____克。【板书设计】: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1、质量守恒的原因(四不变):(1)宏观:元素的种类不变;(2)微观: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3、化学方程式的表示信息:1)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2)通过什么条件反应;3)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4)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5)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