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课时教学目标(三维)1、通过控制燃烧的竞赛活动及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生认识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的概念,从而理解控制变量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2、通过火灾带来危害的相关图片,再次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同时通过多方法熄灭蜡烛活动,了解灭火方法,分析得出灭火原理。3、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一些火灾自救的知识。4、运用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采用启发、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在此后的消防安全教育中,则通过多媒体采用讨论、谈话法等来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使用教材的构想太原市课时教学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引言:也许在你小的时候,你可能就已经学会如何划燃火柴,并且能将其熄灭。(边说边走到学生中)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燃烧需要的条件和如何控制燃烧。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板书:课题1燃烧和灭火引入: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出的光吓跑了猛兽,燃烧放出的热驱走了寒冷。那么什么是燃烧呢?展示: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提问: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反应物中都有哪种物质?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什么反应?氧化反应进行得缓慢还是剧烈?板书:燃烧定义讨论动手:我们先进行一个小竞赛,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用品有纸条、煤块、酒精灯、火柴、小石块、铁丝、坩埚钳,要求20秒控制燃烧,老师从1数到20,当然我会最后倒数5个数,此过程中你要亲自动手制造一种物质的燃烧,并且当老师数某生用嘴吹灭火柴。找共同点:都放热发光、都是可燃物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且反应剧烈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3Fe+2O2点燃Fe3O4C+O2点燃CO2学生讨论控制燃烧的方案选三个组的学生各一个代表上台来控制燃烧,注意三组所选燃烧物质或控制燃烧的方法不同石块不是可燃物煤块不容易被点燃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低。学生猜想:(1)可燃物(2)达到一定的温度(3)氧气有经验的学生介绍:先点燃纸,然引入非常简单却又快速直入课题,效果较好。提问环环紧扣,学生不易答偏。讨论热烈且实效。有个学生在20秒内选择的是煤块,于是我便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到20时燃烧要恰好停止。给大家2分钟时间同组讨论,每组至少出一种方案。提问:为什么你们不选石块呢?为什么不选煤块呢?细铁丝呢?过渡:通过刚才的竞赛,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要制造一种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讲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介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提问:有谁知道农村里如何点燃煤块?强调: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引导:燃烧这三个条件,是满足一个就行?必须满足两个?还是缺一不可呢?如果要证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影响因素这么多,你准备怎么做呢?演示:下面老师就用红磷和白磷这两种物质来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提出要求:除了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外,还要思考:①老师的实验中,研究了几组变量,得出了几组结论?②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试管后引燃玉米棒芯,再引燃煤,这和它们的着火点有关。齐答:缺一不可回答:控制变量,进行对比的科学实验方法。①观察现象:试管中白磷燃烧,而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②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④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⑤更加环保、更加方便回答:如果缺少一个条件,就能灭火。问大家他为什么没有点燃的原因在配有塞子的大试管中演示实验,更环保。用250mL的集气瓶倒扣在水中白磷上,更快捷。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中红磷没有燃烧,这是研究的是哪种变量?③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没有燃烧,这又是研究的哪种变量?④如果想让水中的白磷燃烧,怎么办?⑤老师做的实验与书中演示实验相比,有什么优点?介绍生成的P2O5有毒小结并板书燃烧条件:现在我们来总结燃烧的条件,这三个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