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与反思一、定向预习明确目问题引领:请同学做一个昼夜更替的演示实验。器材:一个地球仪、一只手电筒。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影响。2.当北京是中午12点时,美国纽约是白天还是黑夜?预学自测:1.地球绕什么在公转?(太阳);地球公转的方向是什么?(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椭圆);公转一周的时间?(一年)。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是多少?(66.5度);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有什么影课题名称课型问题研讨型序号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求知欲及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重点难点本课时的重点难点是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主题目标及解决策略主题目标结合地球运动知识的学习,实现信息处理、收集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解决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一些学习背景材料和动画材料,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思维方法的引导,提示帮助学生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板书设计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比较自转与公转自转自西向东一天昼夜更替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2、二分二至春分3月21日赤道昼夜平分夏至6月22日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秋分9月23日赤道昼夜平分冬至12月22日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3、地球五带的划分,各自的天文和气候特征。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寒带(北极圈与北极、南极圈与南极之间)标响?(正因这样,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3.太阳直射的范围?太阳直射在赤道、南北回归线的时间?以及直射点变化的轨迹?直射点这样变化,对昼夜长短的影响?二、互动共享,深化认知1.小组共享,收集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具体解决的办法是举例说明;2.集体共享,完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直射点的变化对昼夜长短的影响,具体解决的办法是多媒体动画演示。三、精讲点拨,完善共享画图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也就是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最北可以达到北纬23.5度,最南可以达到南纬23.5度。南、北回归线以南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四、分层达标,全面提升1.分层练习。(1)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2)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一定是春分B.北半球昼长夜短C.全球昼夜平分D.南半球是夏至易错点:第1题易被题干中限制范围所迷惑解决错误的主要方法是:熟悉加强记忆。全面提升。(1)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A.3月8日妇女节B.5月1日国际劳动节C.7月1日党的生日D.9月10日教师节(2)“五一”这一天()。A.北京昼夜等长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C.伦敦(0°,51°N)昼长夜短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易错点:第(2)题。错因分析:该题考察的知识点是:1、城市及纬度辨识2全球昼夜长短情况;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纬度不熟悉,导致无法判断昼夜长短情况;解决错误的主要方法是:做好前后知识点的衔接,熟悉一些重要的城市的地理位置。中考沙龙。家住杭州的小星在家门口直立了一根杆子,以观测正午杆影一年长短的变化规律。下列四个日期中,正午杆影最长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五、反馈评价,归纳总结这一节是这学期的一个难点。在授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问题的提出应明确、有针对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所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乐于思考和能够解决的问题。②要充分借助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和体验。③学生的探究、合作,必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讨论要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④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要把握好尺度,需要教师的精讲和点拨,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附:此后附本课时的问题预学案和分层引练案,供学生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