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酸碱盐的概念及物质的分类。2.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特性及它们的性质。3.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金属和酸、盐溶液反应的条件。4.会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以及金属和酸、盐溶液反应的条件。【难点】离子共存问题。【教学过程】(教师点拨)一、物质的分类(我能行)用Na、H、O、S四种元素,按要求写出组成物质的化学式。⑴金属氧化物Na2O单质氧化物物质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⑵非金属氧化物SO2、SO3H2O⑶酸H2SO3、H2SO4H2S⑷碱NaOH⑸盐Na2SO4Na2SO3Na2SNaHSO4(过渡)酸=H++酸根离子酸在水溶液里都有共同的离子H+,因此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回答)二、酸的性质(HCl、H2SO4)1、和酸碱指示剂作用2、酸+活泼金属→盐+H2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5、酸+盐→酸`+盐`(生成物有一种沉淀或者气体)(学生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酸+活泼金属→盐+H2Fe+2HCl=FeCl2+H2↑Zn+H2SO4=ZnSO4+H2↑(学生回答)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总结出常见的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瞧我的)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⑴Mg+HCl⑷Fe+H2SO4⑵Ag+HCl⑸Cu+HCl⑶Zn+H2SO4⑹Al+HCl(学生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酸+金属氧化物→盐+水Fe2O3+6HCl=2FeCl3+3H2OCuO+H2SO4=CuSO4+H2O(学生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酸+碱→盐+水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教师小结)离子对:H+——OH-(学生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酸+盐→酸`+盐`(生成物有一种沉淀或者气体)HCl+AgNO3=AgCl↓+HNO3H2SO4+BaCl2=BaSO4↓+2HClCaCO3+2HCl=CaCl2+H2O+CO2↑(教师小结)离子对:CO32-——H+(学生归纳)从上述酸的通性可知盐的四种制法:(过渡)金属离子+OH-碱在水溶液里都有共同的离子OH-,因此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学生回答)三、碱的化学性质[NaOH、Ca(OH)2]1、和酸碱指示剂的作用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4、碱+盐→碱`+盐`(学生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学生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碱+盐→碱`+盐`酸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碳酸盐)Ca(OH)2+Na2CO3=CaCO3↓+2NaOH2NaOH+CuSO4=Na2SO4+Cu(OH)2↓3NaOH+FeCl3=Fe(OH)3↓+3NaCl(教师点拨)四、pH——酸碱度的表示法为了检验某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通常用酸碱指示剂,但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践中仅知道溶液的酸碱性还不够,还必须测定和控制溶液的酸碱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pH范围0——14之间(练习)1、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为了验证一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通常加入,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氢氧化钙、消石灰、CaOB.氧化铁、铁锈、FeOC.氢氯酸、盐酸、HClOD.氢氧化钠、烧碱、NaOH3、欲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干燥剂是()A.氢氧化钠固体B.浓硫酸C.稀硫酸D.生石灰4、某物质进行下列三个实验:①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②滴入Cu(NO3)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③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物质是()A.NaOH溶液B.Fe(OH)3C.澄清石灰水D.Ba(OH)2溶液(学生复述)五、盐的化学性质(NaClNa2CO3NaHCO3)1、盐+金属→盐`+金属`2、盐+酸→盐`+酸`3、盐+碱→盐`+碱`4、盐1+盐2→盐1`+盐2`(学生书写反应化学方程式)盐+金属→盐`+金属`(1)写出Fe和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Cu和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注意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盐1+盐2→盐1`+盐2`写出NaCl和AgNO3、Na2SO4和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Na2SO4+BaCl2=BaSO4↓+2NaCl(教师点拨)六、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酸与盐、酸与碱、碱与盐、盐与盐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