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川省宜宾县复龙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学习主题 社会生活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案 川教版VIP免费

四川省宜宾县复龙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学习主题 社会生活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案 川教版_第1页
1/2
四川省宜宾县复龙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学习主题 社会生活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案 川教版_第2页
2/2
第七学习主题社会生活第20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知道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人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理解变化的原因,知道什么是恩格尔系数,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改革开放的结果。了解“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手拉手”“心连心”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的主要内容。讲述孔繁森、蒋筑英、徐虎、李向群等优秀人物的故事。知道唐山、大连、张家港等文明城市,华西村等文明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二、能力与方法指导学生分组从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培养学生基本的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讲述孔繁森、蒋筑英、徐虎、李向群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看图片、,识读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统计表,让学生掌握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历史图表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民族风貌深刻变化的学习,使学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对孔繁森、蒋筑英、徐虎、李向群等优秀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他们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重点: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表现及其原因。难点: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二者关系的把握。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1956年我国文艺工作的方针是?2、文革中的典型戏剧是?一、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学情分析:衣食住行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和长辈的衣食住行这几方面对比说出发生的不同变化,并思考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34-136,找出人民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小字部分找出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主要变化。城乡人民的消费结构有什么变化?原因:改革开放消费结构的变化: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请同学说出什么叫恩格尔系数?)请同学读出P137《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统计表》和《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表》直观感受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并训练从图表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二、民族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138-139,找出民族风貌发生深刻变化的原因?党和政府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有哪些重大举措?有哪些优秀人物?应该学习他们什么品质?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举措:80年代,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90年代,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手拉手”“心连心”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和文明家庭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优秀人物:孔繁森、蒋筑英、徐虎、李向群等学习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雷锋精神文明城市:唐山、大连、张家港板书设计:一、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原因:消费结构的变化:二、民族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原因:举措:(1)优秀人物:(2)学习精神:(3)文明城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川省宜宾县复龙初级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学习主题 社会生活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案 川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