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节选)》自主预习一目标导入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2.反复诵读,学习拟人手法,品味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重点)3.感悟生命的真谛,热爱生命,敬畏生命。(难点)二走近作者纪伯伦(1883~1931),(国家)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三背景资料“散文诗”,顾名思义,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就是说,它首先必须是诗,其次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它不同于格律诗或自由诗,不仅在于它不分行,更在于它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它不同于诗意的散文,而在于体裁的短小和诗质的致密,或者说,诗意的散文归根到底是散文,而散文诗实际上就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四字词预习1.识记音形炽热()酷肖()祈祷()衷情()天穹()执拗()盛气凌人()áo()翔cuǐcàn()千山万hè()彻夜不mèi()长xū()短叹2.辨识字形急(zào)干(zào)(jiāo)石(cuì)悴(xiāng)嵌土(rǎng)真(dì)(tì)哭(kuì)赠(kuì)败俊(qiào)讥(qiào)3.理解词义(1)执拗:。(2):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3):赠送(礼品)。(4):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5):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6)酷肖:。(7)海誓山盟:。(8):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9)盛气凌人:。课堂探究一、课文感知(一)内容概括1.有感情地阅读这两首散文诗,分别简要概括:诗中的“浪”和“雨”的生活如何?(1)“浪”的生活:(2)“雨”的生活:二、深层探究(一)形象点评2.结合散文诗中“浪”和“雨”的生活状况,点评“浪”和“雨”的形象。(1)“浪”的形象:(2)“雨”的形象:(二)语言品析3.这两首散文诗用词准确,修辞贴切,意蕴深刻,请按要求品析。(1)我生性执拗,急躁;我的情人却坚韧而有耐心。(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2)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3)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有何好处?)(三)内容理解4.《雨之歌》的第七自然段中随着“窗户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的出现,开始出现“人”的形象。“人”的出现有怎样的作用?【答案】自主预习二、黎巴嫩四、1.chì/xiào/dǎo/zhōng/qióng/zhíniù/shèng/翱/璀璨/壑/寐/吁2.躁/燥/礁/憔/镶/壤/谛/啼/馈/溃/俏/诮3.(1)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2)憔悴(3)馈赠(4)璀璨(5)镶嵌(6)非常像(7)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8)长吁短叹(9)傲慢的气势逼人课堂探究1.(1)“浪”的生活:同海岸时而相亲相近,时而相离相分;围绕美人鱼跳过舞;陪伴有情人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与礁石同席对饮,同它嘻嘻哈哈;从海中托起过人的躯体,使他们死里逃生;从海底偷出过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2)“雨”的生活:装点千山万壑;镶嵌绿野大地;作为云彩和田野之间传情的信使;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用纤细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2.(1)“浪”的形象:浪是海岸的情人,是人世间的守护者,她执著追求、不屈不挠。(2)“雨”的形象:一个无私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3.(1)用拟人手法写浪花和海岸的不同性格。说跳跃不停的浪花生性执拗、急躁;说纹丝不动的海岸坚忍,贴切生动,情趣盎然。(2)“偷”字运用拟人,以特有的视角写出了雨的活泼可爱的情态,也体现了“雨”的珍贵;“镶嵌”用词形象传神,增添了美的意蕴,体现了雨对万物的滋润作用。(3)雨水以自己的“哭”换来了山河的欢乐,用自己的“掉落”换来了花草的生机,有力地歌颂了雨地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4.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也正是因为有了有灵性的人的存在,万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