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第4课时)教学设计思想:本课内容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大变革引发思想解放潮流,许多文士、思想家,对社会的大变革发表各自的看法,提出各自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课文讲述了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介绍了代表性的思想家及他们的主要主张,其中重点是孔子和法家的思想。教学目标: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产生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教学重难点:重点: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新课导入:【展示】提供一组人物肖像,请问你猜猜他们分别是谁?他们就是活跃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的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那时候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我国古代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今天我们这节课将领略这些先辈们的风采。【提问】1.百家争鸣发生在什么时期?春秋战国时期2.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背景)是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七雄兼并,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国统治者四处网罗人才,许多有识之士也纷纷提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展示:阅读卡“敬天与保民”。中国传统文化对"天、地、君、亲、师"的崇拜和敬重,反映着古人对社会秩序化即国泰民安的追求,是中国人传统信仰的最高、最集中的体现。西周统治者从殷鉴中看到亡国教训,深刻意识到天命虽然难料,但有规律可循,天总是寻求能够为民作主的统治者,反复出现强调“保民”、“安民”、以及类似的提法,可见他们标榜“敬天”,却落实在“保民”上,将敬天与保民思想结合起来。【承转】那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情况又会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分析“百家争鸣”的局面。【提问】⑴为什么被称为“百家争鸣”?⑵当时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这些学派的主要观点或主张是什么?⑶你最赞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为什么?结合课文知识,带着以上三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表格。学派代表的思想家所处的时代主张或观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补充】孔子既是思想家,又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身世: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老子: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姓李名耳,字聃,生于春秋时期楚国,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类似今天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馆长)。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幼年丧父,母亲对他严加教诲,曾流传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后来,孟子被尊奉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孙武: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不朽的军事名著,被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在现代社会,它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外交、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日本还将他的兵法用到了商业方面,1990年还被用来指挥高科技的现代化战争——海湾战争。所以,孙武被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一致尊崇为“兵家之祖”是当之无愧的。【角色扮演一个人因为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盗了邻人钱财。请你扮演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面对这一】窃贼,会采用什么措施?各抒己见】你最赞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你在当时会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提问】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位思想家?【归纳】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既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展示】孔子的图片,提问:作为思想家,孔子有哪些著名的思想?作为教育家,孔子有哪些著名的教育理念?你赞同他的观点吗?【归纳】孔子曾做过管理牛羊和管理仓库的小官,三十岁左右,孔子开始收徒弟讲学。后来,他到了齐国,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