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俄国十月革命教时教学三维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把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分层解疑知识迁移:“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十月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是谁?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发急发斗争,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和重大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对比法、创设情景、探究式、讨论学习方法1.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3.指导学生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从中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局如何?2.考考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二月革命的时间、性质、结果2.“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3.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4.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有哪些区别?5.苏维埃政权巩固的措施?6.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6.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三)组织学生自学:(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2.质疑、释疑:(五)探究新课:一、新时代的曙光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A、运用课件展示“纲要信号”和教科书第4页“动脑筋”资料:B、教师归纳:2.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3、“两个政权”分别指什么?教师提问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教师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学生回忆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组长组织学生学生汇报,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4、动动手: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5、运用动态地图演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经过,A、.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B、起义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C、起义胜利: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随即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7、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什么不同?(果断退出世界大战,坚决维护民众的政治经济利益)8、为什么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为什么说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2、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教师补充教师引导进行纵向比较,增强知识的系统性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教师利用具体事例说明教师强调两个第一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学生归纳,完成填图练习学生讲述学生分析评判、更正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思考,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