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本单元所需课时数3主要内容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单元总体目标(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4)通过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学会看图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难点关键第1课: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元谋人,包括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考古发现情况等。另一重点是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有二:1.初中学生对原始社会的名词比较生疏,刚刚学习历史,需要逐步理解;2.人类自身从猿到人的发展,劳动创造人的真理比较抽象,一时不易讲清。第2课: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产状况难点: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贫富分化现象。第3课:重点:炎帝与黄帝的贡献,尧舜禹和禅让制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实质。单元学情分析通过在小学的学习和平时所接触的神话传说,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较为浅显的认识,初步了解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的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利用他们所具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其求索真文明,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必须强调历史知识的科学性,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单元教学建议1、这部分的知识涉及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能力要求上要适当2、传说和史实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从地下发掘的考古材料来证明,有则为史实,无则为传说。但传说不等于虚无编造。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尺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3、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了解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的新观点,并在课堂上做适当介绍,以活跃气氛,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单元知识结构第一,如何在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第1颗时:前言课第2课时: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第3课时: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第4课时: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