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以及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难点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动物行为的概念。2..动物的运动主要靠哪一系统完成?还需要哪些系统的配合?二.导入(结合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乌鸦可能用什么方法来吃核桃?在没有核桃夹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地把核桃夹碎?乌鸦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如果不是,这种行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内容,试着完成下列题目,初步感知教材内容。1.列举常见的动物行为有哪些?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和而获得的行为。行为是行为的基础。3.两种行为对动物的意义是怎样的?动物的高等程度与学习行为的关系如何?4.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和,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答案:1.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2.遗传物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学习、先天性、学习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4.观察法、实验法。二.合作探究探究任务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问题】你能说出课件中图片和视频所反应的动物行为吗?尝试回答动物的这些行为是怎样获得的?你还知道动物的哪些行为?试着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课件展示动物的一些行为)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资料分析】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分析”,结合插图,自主完成下列的填空题,小组讨论“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总结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意义与大家共享。【填空题】1.)刚生出的小袋鼠,靠爬向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这是行为。2.)蚯蚓走迷宫的实验说明,经过多次和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这是行为。3.)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是行为。4.)一只大山雀偷喝牛奶,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这是行为。5.)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解决问题,这是行为。答案:1)本能、先天性2)尝试、错误、学习3)先天性4)学习5)经验、学习。【讨论】1.)上述资料里描述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3.)分析资料3,试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答案:1)2、3、5是先天性行为;1、4、6是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可以维持动物的基本生存。学习行为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3)只有先天性行为,会因环境变化,而被自然(饥饿或敌害)淘汰。4)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形成基础方面:获得途径方面:适应性方面:进化趋势方面:3.试着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链接生活】1.明明家的老母鸡失去雏鸡之后,把小猫护在翅膀底下,这属于什么行为?2.狗熊投篮、猴子骑自行车、老虎钻火圈是大家喜欢的动物表演,这属于什么行为?是怎样形成的?答案:1.先天性行为。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探究任务二: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材料:动物、迷宫、食物实验步骤:饥饿小鼠、放食物、放小鼠、观察记录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问题】不同动物或者同种动物不同的个体,学习行为的能力都相同吗?结合下面的例子讨论回答。【讨论】①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②这项探究活动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