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懂得保持自己的好奇心。2.学会像儿童那样提出问题。3.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4.养成会提出问题、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辩论理解文章的主旨。2.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2.树立不耻下问的精神。3.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的好奇心。【教学重难点】1、讨论问题,整体感悟文章2、辩论世上没有傻问题3、学会观察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敏锐的思维。【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会问什么样的问题?明确: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会对一些很简单的现象产生疑问,如: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要住在房子里?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巴?在我们看来,这好像都是些笨问题,可是美国一位著名科学家却指出:世上没有傻问题二、走近作者(出示图片)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他成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宇宙生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曾连续担任研究行星的权威杂志《伊卡洛斯》的主编。1980年,他推出长达16集的大型电视系列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极其强烈的反响。另外,他的著作《伊甸园的飞龙》、《布鲁卡的脑》、《无人曾想过的道路:核冬天和武器竞赛的终结》等书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其中《伊甸园的飞龙》还获美国普利策奖。三、预习检测:1.字音字形疏(shū)忽瞥(piē)贬(biǎn)低脆(cuì)弱深奥(ào)乏(fá)味呵(hē)护灌(guàn)输倾(qīng)向2.词语注释[滔滔不绝]比喻话多,连续不断。[疏忽]粗心大意,忽略。[贬低]故意降低对人或对事物的评价。[嘲弄]嘲笑和戏弄。[脆弱]禁不起挫折,不坚强。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分组朗读,先从总体上看文章是立论还是驳论,文章的论点是什么?2.讨论:(1)作者是针对哪些现象来谈论这一话题的?讨论并归纳:作者是针对: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学生很好奇,爱动脑筋,爱思考,常问一些连续的问题,他们从没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但到了高中,他们失去了大部分好奇心,他们担心提出“傻瓜”问题;他们愿意接受不充分的答案;不提连续性的问题,这一现象。(2)从全文看,哪些问题往往被人们看作傻问题?明确:儿童提出的能引起人们思考的问题,如:为什么自然是这个样子?宇宙是怎么来的或它是否一直那样存在?是否存在人们认识的极限?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不是将来?(3)为什么作者认为这些问题不是傻问题?引出文章的正面论据:每个问题都表明他渴望理解这个世界,这绝不是傻瓜式的问题,因为它能引起人们思考.(4)既然这些不是傻问题,可是为什么高中生不爱提问呢?讨论归纳:来自同学的不许杰出的压力学生从社会学来的短期满足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太低讨论科学问题很少有回报,少数人会被贬为傻子或书呆子最重要的是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并常以生气或嘲弄的态度对待。五、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组补充。教师总结归纳.1、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来谈论“世上没有傻问题”的?2、作者认为高中生羞于提问的原因是什么?3、从文中最后一段找出:作者为什么鼓励孩子提出这些傻瓜式的问题?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对待儿童?4、作者认为世上没有傻问题,你们同意吗?为什么?请列举有关的名人名言来证明作者的观点。5、提问:既然世上没有傻问题,我们就应该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对这篇课文,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六、精读品析:1.小小辩论会:作者认为世上没有傻问题,你同意吗?为什么?正方:世上没有傻问题.反方:世上有傻问题.要求:①左右两大组各为正反方,双方选出一辩,二辩。②程序:一辩陈述本方观点——自由辩论——二辩总结陈词。.③自由辩论时每位同学每次发言不得超过一分钟。2.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天真的问题,乏味的问题,表述不当的问题,以及在不恰当的自我批评之后提出来的问题”,谈谈自己对“理解这个世界”的渴望。(或在成年人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