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年月日分管领导课时2第周第1课时总第5课时教学目标:1、利用地球仪及辅助工具实际操作地球绕太阳的公转,绘图、列表比较“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2、认识北半球四季的变化。3、利用地球仪及五带图说明五带的划分,明确界线及各带的特点。重点、难点1、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2、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导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以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又会产生哪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讲授新课]1、提问(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中午比早晨或傍晚更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呢(2)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学生结合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说明。屏幕显示地球公转示意过程。2、利用课本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并用课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并以家乡为例,归纳总结四季的形成并达成共识。屏幕显示下列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小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所接受的太阳光热能量随季节而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提问)在晴天的一天中,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间相比,哪个时间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利害?为什么?屏幕显示所提的内容,学生回答后,点击显示答案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所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越多,反之越少。引导学生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回答太阳光线照射地面的角度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就越多)。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划分了五带。讲授新课)(活动1)读课本的“地球上的五带”图,分组完成下列内容:1、画出五带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名称?2、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名称?3、讨论五带中,哪个带占的面积最大?哪个带最小?4、哪个温度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哪个温度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哪个温度带四季变化明显?5、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还有一小部分位于哪个带?6、说出各带的突出特点?教师带领学生小结本节课重点知识(反馈)完成课本提供的活动的内容讨论后学生分组回答,老师补充相关内容。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二、地球的公转1、二分二至2、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3、五带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