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xxx审核人:时间:2017年上学期课型年级七年级课时一课时科目语文课题西江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能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说出每句诗的意思。3、能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能体会词中所描绘的意境。4、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收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理解词的大概意思。2、背诵课文。3、想象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并写成一段话。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揭题导入1、复习学过的词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好几首词作了,大家还记得吗?(毛泽东的《咏梅》、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读起来都琅琅上口,而且别有一种意蕴,这也是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之一吧。因为词是依据曲子填的,不同的词牌名有不同的调,同一个词牌名因内容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情调。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辛弃疾写的另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自主预习单:简介作者。辛弃疾,是我国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国家。他曾遭贬闲居江西上饶多年,对黄沙岭较熟悉互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助探学南腔北调应有调1、齐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2、出示这首词,听课件录音。3、自由地练习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指名读,齐读。5、读出节奏。三、释文怎能随意取1、作者词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呢?2、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填一填3、满岭夜色关不住①范读上阕,齐读想像,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几幅相关图②读中想像走在黄沙岭的路上,清风送来阵阵稻香,蛙声此起彼伏,词人不禁联想到------我们不禁联想到------让我们再次感受诗句------4、柳暗花明又一村:①范读,齐读想像画面刚才点点繁星在哪儿去了呢?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②出示课件画面: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人此前走过这条路没?茅店在哪儿?为什么没找到?让我们再想像这幅遇雨寻店图,齐声朗读感受吧。四、字字句句总关情1、读上阕,感悟“喜”:范读,作者看到这美好的夜景,心情怎样?(赞喜)此情此景,作者联想到丰年,心情又怎样?(欣喜)2、读下阕,感悟先“急”后“喜”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人的心情怎样?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词人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诵读悟境学习整首词作,似乎跟随作者一起夜行。与刚上课时比较,相信已经有了不同的体会或者更深刻的体会,或者已经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连起来再读读全词,还可以边读边想象,便读边体会。1、学生练读2、指名朗读交流,并说说自己现在的体会。教师随机捕捉“这次夜行留给你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3、齐读4、背诵提高拓学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1、展开想象,把作者的夜行经历写下来。2、收集田园诗词,进行赏析比较。教后评价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