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日本》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征。2.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3.掌握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主要的工业部门。4.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4.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二)过程与方法根据地图和资料,搜集日本社会经济的相关信息;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探析日本经济的成功经验,初步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方法,并能积极的表达与交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2.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及原因。(二)教学难点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小组交流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准备各种有关日本社会经济方面的图文、图表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方式一以学生熟悉的日本卡通人物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教师:多啦A梦、樱木花道、樱桃小丸子、神侦探柯南……,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卡通人物,是同学们儿时的好伙伴。大家都知道这些卡通人物来自于同一个国家—日本,日本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一睹日本的风采。导入新课的学习。导入方式二以日本传统文化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茶道、相扑、和服、寿司的相关图片,如下:教师:大家知道这四张图片分别代表了日本哪些传统文化的瑰宝?学生:茶道、相扑、寿司、和服教师:日本的这些传统文化在日本现代工业化的大潮中,仍独具魅力,那么日本的经济、文化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本课时的学习。导入新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东西融合的文化1.让学生阅读本黑字标题下的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读图7.14“和服与‘洋服’并存”和图7.15“和屋与‘洋’房并存”。关于日本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给学生一些具体和直观的印象。2.读图7.16“日本古都──京都一景”,结合日本文化发展的历史,介绍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如文字、绘画艺术、古建筑、医学和宗教等;介绍一些日本现代科学、文化、艺术发展情况,特别突出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引入西方文化给日本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3.完成第三部分活动2,分析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的特点,对日本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讨论异域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影响。[过渡]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日本产品?学生:举例,并说出一些知名品牌。二、发达的经济教师:那世界其他的地区有没有日本的产品呢?学生:有。教师:我们来看一下实际情况。请观察教材P22的图7-11“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看看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也能买到日本的产品?学生:世界各国。问题1教师:就经济实力而言,现在的日本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是,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一个战败国。战争结束的时候,日本国内经济已经陷入严重崩溃的局面。那日本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废墟中崛起的呢?提示:每个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时,都需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即按本国国情去考虑。那日本的基本国情如何?可从面积、人口、地形、气候、资源、交通和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教师:虽然日本本国内缺乏自然资源,但可以购买他国的原料进行生产。那在运输这些原料的过程中,日本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学生:采用海运。因为日本是岛国,并拥有众多的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老师:因此可得日本的国情之一──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问题2老师: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日本的国情之一是多山的地形,矿产资源贫乏,这不利工业发展,而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的国情则相反。日本是如何利用上述两种国情去发展本国经济?学生:日本根据本国的国情,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去克服不利因素。探究活动1教师:像日本这样大量进口工业原料,利用本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工成工业制成品,再大量出口,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