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难点】学习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学法指导】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反复诵读,背诵课文。一、(课前)预习·导学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柳絮(xù)差可拟(nǐ)尊君在不(fǒu)雪骤(zhòu)2。《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二、(课堂)学习·研讨(一)导入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聪明的少年,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二)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朗读《咏雪》(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2.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谢太傅、胡儿、兄女、左将军)谢安、谢朗、谢道韫(yùn)、王凝之3。从《咏雪》一文中找出能表现谢家家庭气氛的词语,并思考一下,这些词语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二)再读课文,讨论探究: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参考:前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颜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似);后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接近(神似)。“柳絮因风起”更好,更能写出雪花随风飘舞的情态。朗读《陈太丘与友期》(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1.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2.“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二)再读课文,讨论探究:1.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2.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意图: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也赞扬元方的聪敏。启示:做人要讲信用,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三、(当堂)训练·巩固(一)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并解释: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4。相委而去委:(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5。太丘舍去去:(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6。下车引之引:(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7。入门不顾顾:(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去后乃至(2)未若柳絮因风起(3)尊君在否(4)撒盐空中差可拟(1)才(2)比不上(3)“否”通“不”句末语气词,表询问(4)相比(三)翻译下列句子(1)未若柳絮因风起。(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拉元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