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型:新授主备人:复备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简述闭关锁国的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有关史实的比较,培养学生横向看历史、立体看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论的方式,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情感目标:郑和是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对加强我国与亚非国家间的联系起了重大作用。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难点:理解明清盛世表现的后面是停滞落后,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危害教学过程:一、启动课堂1、复习旧知:听写上节基础知识2、课堂导入回忆明清两朝的历史,两者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时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共同抗击外来侵略,科技文化上也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是,两者在对外政策上却大不相同,明清两朝分别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请和我一起共同走进第23课。二、学习导航基本采用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必要教师点拨的方法。第一目: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到达地点、意义?2.郑和下西洋会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回答。教师点拨: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西方的航海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时间早(前者是15世纪初,后者是15世纪末);规模大:见128页表格。结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第二目:1、什么是闭关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为什么要推行闭关政策?2、闭关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点拨:闭关原因:(1)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2)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3、课堂小结:闭关政策的产生是与中国比较稳定的小农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相适应的。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已有缓慢发展,但是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不需要大宗的外国商品。封建的自然经济使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虚骄自大,闭关自守。三、课堂练习:《学检》1——11.随堂练习四、板书设计郑和下西洋(开放)——闭关政策(封闭)︱︱强盛落后五、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