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1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结合地图,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说出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印度文明出现的时间、统一国家建立的时间、文明的象征。通过探讨金字塔的修建、《汉莫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的本质的分析,说出东方文明的相同点。通过解读四大文明发源地的图片和材料,能解释东方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2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系统的历史学习,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大河流域的亚非古代文明后,再来接触具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希腊、罗马文明,有利于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学会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3重点难点自主学习,绘制四大文明古国相关知识的对比表格如:地理位置、文明出现时间、文明标志等。(检测学习目标1)列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检测学习目标2)在地图上标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归纳东方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检测学习目标3)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环节一展示图片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黑色大石柱。引入新课: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成就,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分别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诞生于亚非大河流域的人类早期文明。学生仔细观看图片。知记四大文明古国的名字。(达成目标1的部分要求)环节二自主学习理解知识一、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指导学生结合古代埃及地图,阅读课文中的正文和小字部分,圈点重点知识,如“金字塔法典、种姓制度”,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问题1、简述古埃及历史发展历程。问题2、简述古巴比伦的历史发展历程。问题3、简述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历程。小组合作探究,分组展示探究成果。前1.2.3组探究问题1;后3.4.5组探究问题2;4.5.6组探究问题3。(达成学习目标1部分要求)环节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二、东方文明引导学生解读《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古国》地图、阅读《汉谟拉比法典》和种姓制度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探讨:问题4、古代东方文明具有哪些特征?问题5、四大文明古国哪一文明是从未间断的文明?小组合作探究,组员代表汇报探究成果。(达成目标2要求)环节四小结新课升华主题请同学们自己构建本课知识结构。组织学生探讨:问题6:东方文明古国为什么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学生先“独学”,后小组合作,选代表汇报。(达成目标3的要求)活动2【导入】目标确定依据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通过种姓制度,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2、教材分析这节课是第二单元古代世界的开篇,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给人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世界古代奴隶制文明的理解。3、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系统的历史学习,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大河流域的亚非古代文明后,再来接触具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希腊、罗马文明,有利于学生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共容性,学会尊重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活动3【测试】达标测试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米河二中苏琴英一、选择题1“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曲。如果我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C.黄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2.右图中的建筑是哪一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巴比伦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中国文明3.“万物终消逝,金字塔永存”,下列关于金字塔表述正确的是()①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②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③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④金字塔既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被奴役和压迫的历史见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4.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下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A.古巴比伦王国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