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AAS学习目标: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全等的“ASA”和“AAS”条件,并会应用。学习重点: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学会运用“ASA”和“AAS”来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学习难点: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分析和探索。一、自学:(一)画一个三角形,两个角分别为50度、60度且夹边为3厘米,实践验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二)自主探究:阅读P39探究4,完成“思考”:归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SA”)例1已知∠BAC=∠DAC,∠BCA=∠DCA,那么△ABC与△ADC全等吗?说明理由。解:在△ABC与△ADC中∠BAC=∠DACAC=AC∠BCA=∠DCA∴△ABC≌△ADC(ASA)二.合作探究改变条件: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这样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呢提示:利用三角形内角和180°求得第三对角相等,然后利用ASA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AAS”)例2已知,M是AB的中点,∠1=∠2,∠C=∠D,问MC=MD吗?说明理由.三:当堂达标1、如图,∠1=∠2,BC=EF,需补充条件_____,才能使△ABC≌△DEFMABCD12CADB2、如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B=∠C.求证:AD=AE.3、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那么这样测量方法是否正确?4、如图在△ABC中,∠ACB=90º,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求证:DE=AD+BE.、、想一想:想一想:一块三角形玻璃碎成如图形状4块,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1)要不要4块都带去?(2)带哪一块呢?(3)带D块,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另外几块呢?(4)恢复后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全等,那全等的条件是不是就是带去的元素呢?ADMCNBED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