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2节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与几何意义一、学习目标1.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中心对称及轴对称)2.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及应用二、学习重点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及应用三、自主预习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四、合作探究2.探究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1)观察上课时作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你发现图象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特点?x-8-4-3-2-112348(2)归纳: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既是,又是,其对称轴是直线y=x和y=-x,对称中心是原点(0,0).3.如图,正比例函数y=k1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A、B两点,yA其中A,那么B点的坐标是。B4.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表达式y=(k≠0)图象k>0k<0性质1.图象在第象限;2.每个象限内,函数y的值随x的。1.图象在第象限;2.在每个象限内,函数y值随x的。XO由于正比例函数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恰好它们的中心对称都为原点,所以它们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反比例函数中,比例系数k有一个很重要的几何意义,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PM、PN,垂足为M、N(如图1所示),则S矩形PMON=PM·PN=·==。所以,对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x轴、y轴的垂线,它们与x轴、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为常数。从而有SΔPNO=SΔPMO=。5.如图2,在函数(x>0)的图象上有三点A、B、C。过这三点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的两条垂线与x轴、y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SA,SB,SC,则()。A.SA>SB>SCB.SA0)与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AB垂直x轴于B,则△ABC的面积为()。A.1B.2C.kD.K2五、巩固反馈★【基础知识练习】1.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轴的条数是()A.0B.1C.2D.32.如图5所示,P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点,由P分别向x轴、y轴引垂线,得阴影部分(矩形)的面积为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提高拓展练习】3.如图4,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x-k的图象相交于A点,过A点作AB⊥x轴于点B。已知SΔAOB=2,,直线y=-x-k与x轴相交于点C。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考考点链接】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m),过点A作AB⊥x轴于点B,且△AOB的面积为.(1)求k和m的值;(2)若一次函数y=ax+1经过A点,并且与x轴相交于点C,求SΔABC。六、学后反思编号:14第17.4.2节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与几何意义★【基础知识练习】1.C2.★【提高拓展练习】3.★【中考考点链接】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