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欢树》第一段——自学质疑(第1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25-30分钟)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2、自学教材(4——5分钟)带着学习目标独立认真朗读预习课文。(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够呛()瘫痪()()惊惶()针灸()虔诚()侥幸()敷()昼夜()()奇古怪3、把握基础(4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合欢树》基础梳理”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对照订正上一题注音(用红笔改正),并完成下列填空题。(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家。北京人。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长篇小说《》等。(2)写作背景:在作者生病期间,母亲悉心照顾他,可他当时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能完全理解母亲的痛苦和苦心。后来他终于成功,但母亲看不到了。《合欢树》是他写的一篇思念母亲的散文。文中的“合欢树”是作者的母亲种的一棵树。对母亲而言,它意味着对儿子的希望;对儿子来说,则意味着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4、理解内容(15~20分钟)学习目标1、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2、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学习重点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学习难点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学习资源导学案、自学检测、当堂测评、《合欢树》基础梳理、平台讨论及活动复述课文,说说母亲为作者做了哪些事?【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10—15分钟)1、在线测学(6~8分钟)先独立在导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然后将题目答案提交到平台上。必做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扫兴(xìng)承认(chéng)后悔(huǐ)兆头(zhào)B、够呛(qiàng)惊惶(huáng)侥幸(jiǎo)安慰(wèi)C、偶尔(ǒu)瞎逛(guàng)侍弄(sì)念叨(dao)D、烫伤(tàng)瘫痪(huàn)虔诚(qián)昼夜(zhòu)(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B、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摊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C、她倒总能找来希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D、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照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3)根据语境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念叨:说;谈论)B.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惊惶:惊慌)C.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虔诚:恭敬而有诚意)D.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抖:哆嗦,晃动)(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母亲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②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③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长在瓦盆里。④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A.惊慌失望竟然享受B.惊惶失望依然快乐C.惊惶绝望依然享受D.惊慌绝望竟然快乐(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永州,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B.浯溪碑林自晋,唐代形成,于清朝、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祁阳城市。C、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D.水州市的许多中小学生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的重建。选做题根据本文内容,下列对“合欢树”象征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托物言志、借物写人,作者不去看合欢树,是因为身体残疾,过道又狭窄,行动不便。B.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母亲悉心照料的合欢树象征着病中的作者。C.合欢树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是母爱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合欢树象征着母亲。D.合欢树是一种亲情的象征,一份母爱的见证。2、质疑思学(5~7分钟)(1)根据预习检测反馈的成绩,对照正确答案进行反思,师友间相互强化巩固落实。(2)参考其他同学的笔记完善自己的笔记,然后将导学案上的自学内容在小组内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