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碱和中和反应课题一轮复习-14常见的碱和中和反应复备人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2.能说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3.能记住中和反应,会应用中和反应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碱的性质、中和反应教学难点运用碱的性质、中和反应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讨论、归纳、比较教学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过程】复备栏【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性质(1)物理性质、俗名。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名、、(具有强)、水溶液俗称。溶解性溶于水,溶于水时(填写“放热”或“吸热”)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用途(2)化学性质①请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为例说明碱的化学性质,除与指示剂反应外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归纳其反应规律。②是不是所有的碱均能使指示剂变色?为什么?③碱有许多相似的性质(通性)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同的碱会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2.中和反应(1)说说中和反应的实质,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举例说明。(2)你认为中和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吗?谈谈你的想法。(3)请你列举你所知道的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并说明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氢氧化钠的变质(1)氢氧化钠固体应该保存,原因是。(2)检验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有哪些?(3)如何提纯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活动二、探究中和反应1.右图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1)图中M点的意义是,此时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2)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3)从O到M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4)当反应到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活动三、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固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实验和推断】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下方案探究:(1)操作①除了用烧杯外,还用到的仪器是,它在操作①的作用是。(2)甲同学加入的A溶液是盐酸,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填“已经”或“没有”)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乙同学加入的A溶液是澄清石灰水,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写出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氢氧化钠。(4)丙同学加入的A是氯化钙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写出a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则猜想成立。三、总结、反思与提升物理特性:氢氧化钠用途:常见的碱特性:氢氧化钙用途:碱氨水1.与指示剂反应相似的化学性质2.3.4四、自检、反馈与巩固【课堂反馈】:【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