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夏村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短文两篇》学案鲁教版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感悟文章所阐发的深刻道理。2.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3.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学习《行道树》资料链接张晓风,台湾女作家,江苏铜山人,1941年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一、整体感知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行道树()堕落()点缀()给予()()苦熬()牙龈()冉冉()贪婪()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点缀:繁弦急管:红灯绿酒:3.通读全文,说说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做着怎样的事业?4.通过朗读,同学们都应该走进了行道树的内心深处,那么,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5.我的问题二、探究赏析1.“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一词是从什么意义上说?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这几句话表明了行道树具有怎样的品质?4.怎样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5.文中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是否矛盾,为什么?6.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行道树”象征着具有什么精神品格的一类人?方法链接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作用: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三、积累迁移1.如果你是一棵行道树,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2.学完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学习《第一次真好》一、整体感知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柚子()硕大()沉甸甸()霎时()姊妹()玲珑剔透()()()孵鸟()雏形()结实累累()劳累()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低回:玲珑剔透:具体而微:3.作者写了哪些“第一次”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作者认为“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5.我的问题二、探究赏析1.文中说到“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为什么说是“风情画”而不是“风景画”?2.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如何理解“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3.作者写“第一次真好”,倡导的是一种什么精神三、积累迁移把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写出来。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一、1.xíngduòzhuìjǐyǔáoyínrǎnlán2.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红灯绿酒: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3.要承受烟尘的扑打;要承受不被了解的孤独。净化空气,献出浓阴,迎接太阳4.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5.略二、1.“堕落”在这里指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2.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表明了行道树无私奉献、不随波逐流、甘于自我牺牲的品格。4.一切神圣的事业总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需要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5.“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