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海燕》导学设计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2、理解文中小燕子的形象意义,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3、感受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培养爱国情操。【学习重点】理解文中小燕子的形象意义。【学习难点】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郑振铎,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曾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1958年10月17日,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而殉难。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乘船前往法国巴黎。途中见到海燕,引发绵绵乡思,写成了这篇文章。3、写作手法借物抒情: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要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4、给加点字注音。导学设计【导学目标】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2、理解文中小燕子的形象意义,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3、感受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培养爱国情操。【导学重点】理解文中小燕子的形象意义。【导学难点】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导学过程】【导学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0分钟)1、导入新课: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描写动物的状物记叙文《白鹅》,傲慢的白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状物记叙文《海燕》,看看作者笔下的海燕有什么样的特点。2、示标。3、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请一学生来介绍。4、自学:学生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5、展示:随机请2个小组的6号学生板演注拼音和听写词语,有问题师傅来纠偏。(学法指导: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划上记号,然后,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弄清下列带点字的读音及字形。)轻飔(sī)隽(juàn)妙隽(jùn)逸皎(jiǎo)洁憩(qì)息忧戚(qī)匾额(é)蹇(jiǎn)劣圆晕(yùn)伶俐(línglì)融融泄泄(yì)【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文章内容。(学法指导:找出本文的记叙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再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7):回忆故乡的燕子第二部分(8—14):看眼前的海燕2、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说说作者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探究活动三】品读课文,把握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学法指导: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小燕子的句子,完成下表)外形活动背景飞翔憩息故乡的小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劲俊轻快的翅膀隽妙无比的春景图斜飞隽逸地横掠粗而有致的小黑点【导学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1、过渡:通过自学,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了本文的生字词,那么如何划分本文的层次?2、自学: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完成以下内容: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学生读书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师傅督促自己的徒弟完成习题。3、展示:由各小组的师傅推荐自己的徒弟来回答,不足的师傅补充订正。4、教师归纳小结。【导学三】品读课文,把握内容(10分钟)1、过渡:同学们刚才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下面我们对照表格进一步来弄清内容。2、自学:学生明确问题后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后,选好小组代表,做好发言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检查。3、展示:由各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回答,有误或不足,由学生来订正或补充。燕子海上的小燕子乌黑的小水禽绝美的海天图隽逸从容地斜掠展开双翼身子一落2、作者为什么在开篇勾勒了一幅“隽妙无比”的春景图?文章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故乡的春天生动地展现了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探究活动四】跳读课文,学习写法1、作者明知眼前的燕子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为什么还一再追问自己:“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学法指导:在文中圈画出抒情的句子,想一想它们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