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教学重点:一是夏朝的建立二是西周的分封制教学难点:分封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教学过程导入:复习禅让制,说明禅让是民主选举部落首领的方法。王位传到了禹,在约公元前2070年的时候,禹建立了夏朝,那么到了夏和夏之后,王位还是这样传下去的吗?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开始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新授课大家知道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吗?传说他们就是夏朝的人。那么,夏朝是谁建立的呢?在夏之前我们的祖先是采用“禅让制”选举部落首领,那么到了夏,王位又是怎么传下去的呢,还是不是民主选举的形式呢?讲述启在继承王位时的故事,引出从启开始王位继承制度就变成了父死子继了。总结: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教师:大屏幕显示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让学生结合书后的自由阅读卡了解夏朝都城建立的位置和殿堂的建筑。之后引导学生看书,总结夏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灭亡的时间、亡国之君和持续了多少年?学生:一一回答问题教师:说明努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政府机构、军队、都城、刑法、监狱)来引出夏朝也是一个早期的国家了——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讨论: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教师: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桀,是一个有名的暴君,让学生看下面的小字部分,并给学生看左边的图片,二者结合,让学生体会夏桀的残暴,可适当的补充一些桀的故事(先问学生知不知道)。夏衰败的时候,是哪个国家打败了它呀?商的国君是谁啊?夏灭亡、商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汤是位有名的明君,他重用有才能的伊尹,关心百姓,勤于政事,使得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再有据说商朝建国不久,亳州连年大旱,滴雨未落,用了各种办法求雨都无济于事。后来巫师卜一一卦,说应当人做为祭品,老天才能下雨。汤王就长叹一声说:“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过了一会儿,他断然说科:“假如定要如此,那就让我来吧!”于是他选了一吉日,到了那天,汤王经过沐浴,剪掉头发和指甲,身穿一件白色粗布衣裳,跪在神台前祷告:“天呀,我一个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个人身上,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进行惩罚吧。”接着由巫师搀扶着登上了一个个高高柴堆,参加求雨,百姓跪在柴堆周围望着贤王的身影,一个个泪如泉涌,战火的时候到了,巫师们用火把,把柴堆点着了,片刻间浓烟滚滚,把汤王围在焰火之中,说来也巧,正在这时天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在欢呼中把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送回宫中。汤的妻子有个陪嫁奴隶,名叫伊尹,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乘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积极准备灭夏。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那么在第六次迁都的时候迁到了哪啊?那个时候商朝的王室谁啊?学生:一一回答教师:盘庚是商朝的第二十个王,这就是著名的“盘庚迁殷”。盘庚之后,商朝的同时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