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二课汉唐盛世(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唐太宗统治期间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措施的基础上,理解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漫画情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学生讨论、对比、阅读过程中,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看待历史现象。情感与价值: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在改革政策,自觉维护现有的改革开放政策、民族政策;树立群众观点,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教学难点:唐初新政实施的原因和作用。●教学方法:漫画情境创设、文字材料、表格演示、分组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对唐朝初年各项政策的实施有了明确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展,充分发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唐太宗影视资料、唐朝初年历史档案、四幅漫画展示:漫画一:皇帝面对两种大臣的态度:一种甜言蜜语(讲);一种忠言(住口)漫画二:老百姓背负赋税、徭役、兵役、乡捐等沉重的担子,一面官方说还有。漫画三:针对少数民族皇帝态度。漫画四:国家大事各部门“踢皮球”现象。提问:唐太宗是怎样对待解决上述问题?活动:针对四幅漫画分四组探究,查找书本回答。归纳展示:图片唐太宗及治国策略表格任用贤能善于纳谏体察民情爱惜民力重视农业轻徭薄赋民族团结亲如一家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帝国大厦活动:根据表格中的六项措施分六组举例每一项措施效果、作用。第一组:唐太宗任用魏征。(用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1、唐太宗为什么任用魏征?(指出唐初期人才济济的原因)2、引用课本中的案例说明了什么?3、善于纳谏所起的作用?4、读教材中的关于唐太宗“三镜”比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唐太宗虚心纳谏的目的)第二组:唐太宗体察民情(展示问题)1、从课本中找出唐太宗体察民情的话?(欣赏)2、为什么会懂得体察民情?第三组: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展示)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2、减免租赋的诏令起到了什么作用?第四组:唐太宗民族政策(请学生阅读阅读卡展示问题)1、唐太宗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怎样?(指出与前面漫画中的皇帝做法截然不同)2、少数民族人尊称他为什么?当时社会呈现出什么景象?第五组:三省六部制(展示)1、说说三省六部制的起源2、介绍三省六部制内容3、这项制度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示意图展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总结:隋唐时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三省。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与门下省。三省的长官并列为宰相。三省各有职掌,但联合议政,如此既可防专断,也可以收集思广益之效。第六组:科举制度(阅读书本P92倒数第二段,展示)1、科举制度是怎样的一种制度?2、阅读书中的二种观点?(讨论)(1)如果你是一位统治者,你会实行什么样的选拔制度?(2)如果你是一位读书人,你希望实行什么样的选拔制度?(3)科举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何进步作用?3、唐代科举制度有什么影响?传播到了哪里?承转:唐太宗时期实施的新政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学生归纳)(出示表格)政治虚心纳谏善于用人完善三省六部制扩大科举选拔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保证政治比较清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选拔治国人才经济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民族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促使民族关系融洽总结:唐太宗实施这些措施后帝国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课外延伸:历史在继承中发展,大唐新政的措施在今天又是怎样被继承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