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xxx审核人:时间:2017年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下课时第二课时科目语文课题《济南的冬天》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可贵感情;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绘的方法;3、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4、学习本文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5、学习本文首尾呼应、自然过渡的特点。重点难点理清思路,了解文章怎样抓住“温晴”这一特征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的。揣摩语言,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分析修辞方法的运用。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班内展示的学习过程,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自主预习单:1.默读课文,体会文章写济南冬天山、水的什么特征,怎样表现这一特征。2.画出文中生动、优美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本节我们从语言特色上分析老舍作品语言上的特色,先从词语上分析,看下列加点词语,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出示投影)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3.“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4.“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在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老师鼓励学生在文中再找几例,继续分析、讨论,学生讨论的结果老师及时肯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同学们,从济南之冬,到北国之春,我们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美不胜收,希望同学们都能有热爱生活的真心、善于观察的慧眼、精于描绘的妙笔,使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你们的笔下更具诗情画意,更希望不久的将来你们能成为像老舍一样享誉文坛的语言大师。提高拓学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一连五个“绿”,有何表现力?教后评价教学反思xxx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xxx审核人:时间:2017年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年级下课时第一课时科目语文课题《白鹅》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重点难点1、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2、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2、简介作者丰子恺。自主预习单:1.默读,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生词,弄懂它的意思。2、听录音读课文,注意感情。3、有条件的仔细观察家养鹅的特征。。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一、作者简介:丰子恺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等。背景:写于1946年夏,抗战期间他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抗战,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他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解苦闷的一种寄托。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1、出示卡片,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