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像、视频及文字资料创设教学情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变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变革;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通过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凡尔赛宫的图片。教师引言: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682~1789)。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法国大革命中的巴黎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后被推上断头台斩首。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的历史至此终结。二、讲授新课(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⒈巴黎和会召开师:阅读课文说出巴黎会议的时间地点、操纵国、目的、性质、结果时间、地点:1919年初,巴黎操纵国:英、法、美目的:重新瓜分世界性质(实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结果: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多媒体展示巴黎和会会场(全景)师:巴黎和会与会国达27个,战败国禁止与会,苏俄被排除在外。参加巴黎和会的各国代表1000多人,其中全权代表70人。鉴于中国曾派20万华工参加协约国方面对德的战争勤务,也参加了会议。然而,与会国代表权极不平等,英、法、美、意、日各5名全权代表,可出席一切会议;其他国家只1至3名全权代表,只在讨论与本国有直接关系的问题时,才被叫去“旁听”,发表意见也无人理会。多媒体展示巴黎和会“三巨头”以及巴黎和会的中心议题,引出《凡尔赛和约》⒉《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师:《凡尔赛和平约》主要内容:1.重新划分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十五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还给波兰。(领土问题)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海外殖民地问题)3.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军事问题)4.德国支付大量战争赔款。(赔款问题)师:1919年6月28日,一战中的协约国在凡尔赛宫镜厅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法国保存的条约正本被德国军队在二战中的1940年夺得法国档案后毁掉,因为德国人深深痛恨这个和约。条约的另外两个正本被英国和美国所保存。什么叫凡尔赛体系?学生:通过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建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新秩序,这就叫凡尔赛体系。师:“凡尔赛体系”的影响: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内隐含着许多矛盾:①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②分赃的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③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3.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师:说出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认识。学生:1、作为战胜国,却遭到和战败国同等待遇,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①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成败。②帝国主义实行的是强权政治。③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使国家利益不受侵犯。(二)《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师:1920年8月,战胜国与土耳其素丹政府签订了《色佛尔条约》。但是《色佛尔条约》从未生效。师: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协约国与凯末尔政府与1923年7月另订《洛桑条约》。这个条约使土耳其的主要领土得以保全,是凡尔赛体系中唯一较平等的条约。(三)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1、华盛顿会议召开师:阅读课文之后,说出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国、操纵者、背景和结果时间:1921年地点:华盛顿参加国:美英...